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5的文章

臉書的點子王 尚恩派克

讓「臉書」( Facebook )爆紅的關鍵人物     尚恩.帕克 (Sean Parker) :     20 億美元身價的年輕富豪感受到人言可畏:發了橫財﹐這個人就不酷了!     2011 年好萊塢金球獎的最佳影片頒發給「臉書」的創辦人佐克柏( Mark Zuckerberg )的故事──【社群網戰】(奧斯卡則頒給【王者之聲】﹐罕見的「兩金齟齬」)﹐故事中第一男配角、由知名歌手賈斯丁飾演的尚恩.帕克﹐電影裡算是一個鼓動男主角「過河拆橋」、「見利忘義」的反派狠角色。電影故事高潮迭起,一炮而紅,實際生活「臉書」創辦人佐克柏和尚恩.帕克都已經因為「臉書」成為科技業的鉅富,好像更坐實了電影的指控。   可能是不甘心平白被「汙名化」(有錢不是罪惡,不是嗎?)尚恩.帕克竟然只拒絕了一次,第二次就不遠飛了 6 小時,到紐約接受英國【金融時報】主筆蓋普的專欄【午餐的約會】( Lunch with the FT ),暢談他近日的心路歷程。   資深媒體人蓋普深諳人性,小心翼翼都不敢主動提起【社群網戰】的電影效應,倒是帕克不小心還是自己提到了,蓋普於是乘機發問,雖然沒有直接得到答覆,但還是問到了這位「少年得志」的科技金童真心想說的若干「人生智慧格言」,好比他和【金融時報】主筆蓋普的【午餐的約會】儘管謹言慎行、彬彬有禮,但是很多掩飾不了的身體語言都告訴蓋普:這個人還是因為鉅富而徹底變了!   因為從事科技創投產業,先天上帶著有某種浪漫的色彩,很像是希臘神話中盜火的普羅米修斯,甘犯天條,從諸神處盜火,為人間求光明,科技是要來造福人類的,所以科技創投業者與傳統創業模式也是有極大不同。   但是科技業「高風險、高報酬」的產業屬性,卻一次又一次誘導創業家深入,一旦暴得大名,發了財,立刻全球矚目,發財速度極快。   這又讓科技人處處體會到「人言可畏」,不得不時時刻刻「愛惜羽毛」以保護自己,如此一來,簡單的話也說得吞吞吐吐,人就好像是失去了當初入行的「初發心」的豪情壯志,直接反應在做人風格,...

Imitation Game -- A movie

好戲連台 , 去電影院看吧   打敗希特勒的功臣 , 破解納粹的 Enigma 機械的數學天才 , 劍橋大學教授 , 竟然被逼迫到自殺身亡 , 這就是維多利亞保守性道德遺毒的悲劇 ! 1500 年前的魏晉南北朝的音樂家稽康臨死前 , 說 , 【廣陵從此散矣!】 這是二十世紀的英國版本 , 我好震撼 !     和太太去看奧斯卡八項提名的【模仿遊戲】的院線新電影 , 非常震撼 , 我開始非常喜歡男主角 , 班乃迪克康柏拜區 , 之前他演出電視劇【福爾摩斯】爆紅我還沒有感覺 ,   後來 , 他演出前年奧斯卡兩影后 : 梅莉和茱莉亞爭鋒的【八月心風暴】 , 我認為他片中的梅莉的私生子的表哥腳色不討好 , 也沒有留下深刻印象 ,( 雖然十九屆影后提名的梅莉史翠普對他的南方奧克拉荷馬州口音讚不絕口 ), 沒有想到 , 【模仿遊戲】內的數學家腳色 , 讓我心痛 , 真是絕佳演技 !   他演出那個神經質的數學天才 , 維多利亞時代被英國司法制度殘忍迫害的同志數學家 (1870 年代到 1950 年代長達七十年 , 英國政府認為同志是犯了【猥褻罪】 , 適用刑法 , 非常不人道 , 而且法院用【化學去勢】殘害四萬七千多位同志 , 造成本片主人翁 , 真人真事破戒希特勒的 Enigma 機械的數學家 , 在 41 歲自殺身亡 )   每個時代 , 都有這樣的悲劇英雄吧 ! 我突然想到晉朝的被司馬大將軍處決的音樂家 ’ 文學家 , 稽康 ! 所有天才 , 命運何其相像 !   稽康臨死前 , 說 , 【廣陵從此散矣!】  

老婦人 感恩二位長輩

老婦人:感恩兩位可敬的長輩   1三姑媽   如果從背後遠遠看,只看她那頭蓄著古典男士西裝頭、白髮皤皤的、一絲不苟的造型,你會誤以為三姑媽是一個身軀略肥胖、上了年紀的老紳士;三姑媽其實是高齡快八十的賢淑婦人,每天提著不鏽鋼盒,像是十八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那般準時,走在家鄉這條鄉鎮幹道上,她身旁機車呼嘯而過,三姑媽以不變應萬變,從來不會為年輕的飛車黨皺個眉頭。   她手提的不是便當,而是下午四點固定的甜、鹹點心。   不論風雨或豔陽,沒有一天停過,她的雙腿因年邁無力,又因年前被機車撞傷過,走起路來頗嫌重心不穩,所以走過 五百公尺 長的街道,對她是一大挑戰,但是她堅持日日漫步到她二弟、我爸爸家,奉上她精心烹調的點心,給她一百歲高齡、已經是人瑞的父親,也就是我的祖父享用。   祖父年邁,已經食不知味,三姑媽親手烹調的美食,經常便宜了幾位曾孫、曾孫女,說到晚輩饕客,我那一對兒女也在列,三姑婆下午定時的炒麵、稀飯、營養豐富的各式肉湯,經常進了我那對猛長身量的兒女腹中。   三姑媽不在乎,她是大方的長輩。七十八歲高齡,霜髮剪成俐落的清湯掛麵。走過人生風雨,三姑媽彷彿以點心在召喚些什麼,雖然她自己也不清楚。   三姑媽命苦,獨子過世也近二十年了吧?兒子生前人格不成熟,近四十歲的人,天天向母親伸手要錢,不遂就砸電視、摔玻璃,三姑媽嚇得將私房錢東藏西藏,就怕老本被掏光。老伴不是兒子的生父,繼父繼子勢同水火,日日吵鬧不休。   獨子過世,也算饒了親生母親一命,否則三姑媽只怕難逃老本被逆子掏空,要落到露宿街頭。三姑媽自此將滿懷愛心,轉回自己百歲人瑞的生父。   是的,三姑媽是養女,按理是沒有義務反哺生父。因為七十多年前,台灣日治時期的桃園縣龜山鄉村農業社會,「童養媳」風俗盛行,三姑媽一出生就被送出原生家庭去當城裡、桃園市人家的養女,養母把三姑媽當成搖錢樹,沒有將養母的兒子和三姑媽「送做堆」配成夫妻,反而精心安排三姑媽去從事以美貌換取財富的交際業。   三姑媽替養母賺得幾幢房子,換得自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