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幽暗人性的刺刀---瑞典國寶柏格曼
柏格曼往生多年,這位瑞典國寶儘管曾經槓上他祖國的國稅局,長達八年都定居德國,以示抗議。然而他畢竟是西北歐北大荒的夜明珠,三個世代的全球影迷都看見。
一切都要從那片廣袤的斯堪地拿維亞的北國談起。瑞典八百萬人口活在幾乎是台灣十二倍的土地,台北市與新北市合起來就這麼多人了,地廣人稀,春夏秋極短,嚴冬長達半年以上,這樣苦寒之地孕育的電影大師他的創作旨趣是什麼?
一種與氣候互相貼近的陰暗愁苦的主題;儘管還是有「夏夜微笑」、「芬妮與亞歷山大」這樣比較陽光的作品,但是整體回顧他的畢生六十二部作品,幾乎都是陰暗的、愁苦的,自省背棄的,哀嘆往事的,天問求解的;乃至於哀嘆「天道寧論」,近乎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人生觀與世界觀;許多人談起柏格曼固然津津樂道祈願博與深奧,但是很難不提到這位高額北歐文化薰陶下的大導演,他的作品九成以上並不可口好看。
儘管如此,柏格曼仍是大師,來自美國東岸紐約的大導演伍迪艾倫,談到柏格曼就直接坦承:「對於柏格曼的電影我是無恥的賊,我從他的電影大膽偷竊很多創意。」
伍迪艾倫快人快語豪不避諱自己以模仿向心目中的北歐大師致敬,例如第五十一屆奧斯卡讓裘拉汀佩姬又一次提名奧斯卡五十一屆影后的【我心深處】影評界就一致認定是模仿柏格曼到十成十的家庭倫理悲劇經典。
「愛」與「死」是柏格曼最愛探討的二大主題;迄今成為影史經典的【第七封印】(1957年)片中死神那把大鐮刀,幾乎成為當代象徵死神最直接的經典畫面;而故事中死神竟然與歸鄉屆臨死期的武士下棋,黑色幽默中讓觀眾體會到柏格曼的編劇用心。
從1956年的【夏夜微笑】開始,柏格曼開始在國際影展被看到,到了1960年的【處女之泉】與次年1961的【穿過黑暗的玻璃】連得到二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至此柏格曼的經典地位篤定,但是他的幽暗敘事長詩歌才開始。
1966年的【假面】再度引起國際影評界重視,但是此時他個人的「謬思」(藝術女神,此處引申為他片中激發他創作靈感的最佳女主角)卻換人了,從1957年「野草莓」時代就合作的英格麗裘林此時退出柏格曼團隊;另外一個女主角比比安德森還在,但是逼近1960年代後半,柏格曼看上了麗芙吳曼,開始重用這位他後來娶為妻子的女演員,當然麗芙吳曼只是他五段婚姻的一位前妻,八位子女中一位女兒是跟麗芙生的,當然這位前妻是所有配偶中知名度最高,也是在他的創作巔峰時光帶給他最大靈光的繆思女神,他們從1966年的《假面》開始,先後合作了十部作品,後來麗芙升格做導演,柏格曼也不時對她的劇本提供創作意見。
從《假面》開始,柏格曼就大膽運用了特寫鏡頭來表現麗芙的五官輪廓,她的藍眼睛、金頭髮,充滿知性與靈性的氣質,成為現代「焦慮」女性的象徵。
柏格曼的電影功力,並且讓麗芙吳曼一舉進入好萊塢的主流演員圈子,1976年以【面對面】提名奧斯卡影后,可惜那年輸給更強悍的【螢光幕後】扮演女強人的費唐娜薇;北歐美女從1930年到冷若冰霜的葛麗泰嘉寶,到奧斯卡最愛的英格麗葆曼,此時麗芙吳曼已經是第三代了,卻還是風采不減,1976年奧斯卡頒獎大典還讓她頒發影帝,得獎的是英國已經過世的彼得芬治,還是主演薛尼盧邁的主流好萊塢大片【螢光幕後】,北歐的藝術片在此只是襯托奧斯卡的多元與國際觀嗎?
與上述伍迪艾倫第五十一屆讓裘拉汀佩姬又一次提名奧斯卡影后的【我心深處】強棒對壘,同年柏格曼來上一部【秋光奏鳴曲】,把瑞典「二嫚」湊成母女;英格麗葆曼飾演麗芙吳曼的母親,母女都是鋼琴家,一輩子對立,至老母女兒不歡而散,人生暮年逢親人齟齬,誤會難解,悲涼莫過於此!
這是柏格曼最擅長的故事了,把人性推到最極致處,最血腥的【處女之泉】當年震驚全球就是呈現最邪惡最暴力的兇手屠刀下,無辜的處女葬身處竟然冒出汩汩的清新泉水,果真天地不仁嗎?還是在最高宗教的「愛」原則下,最邪惡的惡魔認罪伏法且懺悔受洗後,都可以獲得救贖?是這樣嗎?牧師家庭長大的大導演柏格曼是藉著這樣悲慘的故事本事來呈現基督教義的贖罪與天啟嗎?
顯然柏格曼想探討更深入的人性;他中後期電影的基本班底,麗芙吳曼是真實生活的妻子也是幾部重要代表作的片中女主角,【婚姻生活】幾乎是夫子自道,片中深度探討女性隱晦的感情世界,然後多年後柏格曼謝世,已經離婚稱不上「未亡人」的麗芙吳曼在【柏格曼的謬思情緣】紀錄片中大膽坦承,她演得逼真演技精湛頻頻提名得獎,是因為真實生活中,丈夫柏格曼其實就是逼瘋她?讓她心焦力瘁,誘導她假戲真做,讓她提心吊膽,片場不斷犯錯,在拍攝過程導演是絕對的暴君,她能如何?於是1976年以【面對面】提名奧斯卡影后後,1978年又演出叫好叫座的【秋光奏鳴曲】(雖然這次提名影后的是前輩英格麗葆曼),自認在世界電影王國好萊塢站穩腳步,麗芙於是再也受不了這個暴君,選擇離婚單飛。
單飛後的麗芙吳曼其實也走到瓶頸;濃重的北歐口音,可不像是默片時代的葛麗泰嘉寶那樣性感迷人,沒有前夫才子驚人深刻的電影劇本,麗芙吳曼特有的愁苦壓抑氣質,無法發揮癡迷祟人的神經質魅力(就像1961年蘇菲亞羅蘭演出【烽火母女淚】一舉奪下奧斯卡影后;先來好萊塢叩關的性感肉彈羅蘭,逢到要走演技派時候所挑的義大利文盲村婦類型的角色,只有本國的狄西嘉導演可以掌握)。
與麗芙吳曼離婚後的柏格曼,卻自此好像從女人的蛛網萬般感情線中走出來,回歸到瑞典童話般的【芬妮與亞歷山大】;全面有五十多個角色,上千件華麗的戲服,柏格曼回到他熟悉的劇場刻意經營華麗的告別演出(之後果然作品日少終究退休在瑞典小島終老) 柏格曼將故事主線回到他所熟悉的劇場、家庭、宗教跟死亡,電影不只是亞歷山大的童年,更融合了柏格曼自己幼年的記憶,他對父親的尊敬與恐懼,對宗教的質疑跟不信任。
片長達三小時的【芬妮與亞歷山大】,片中可愛的男主角也是可愛的小男生亞歷山大,在父親去世之後一直看到他的鬼魂、甚至與其交談,既可說是鬼魂(卻不是莎翁的【哈姆雷特】類型,那種喃喃自語優柔寡斷的丹麥王子遇到的鬼父王)也可說是幻想,柏格曼將人與上帝和鬼魂間的關係拉近,且豐富內涵充滿辯證,讓人對生命的思考更加深刻。
在柏格曼的回憶錄這樣描寫亡父:「他常為人主持喪葬等宗教儀式,生長在這樣的環境,我很早便感覺到魔鬼的存在,並且將其形象化,我小時候常玩的魔術燈籠就是這樣的產品…至今我都還能記得鐵盒子燒熱時所散發出來的那些怪味道。那些彩色的玻璃片上面畫有許多騎士、大狼等圖畫,大狼就是魔鬼,雖然頭上沒有長角,但有尾巴,也有血盆大口,看起來很真。」
所以大膽假設,他的六十二部電影至少三分之一是在為自己「驅魔」,這樣透過影片說故事大費周章的驅魔儀式,難得的是充滿藝術性而非自我陶醉,部部都能引起全球影迷的共鳴,說起來還真是功力深厚;八成以上的他的電影極度深奧,充滿內心戲,且背景晦澀陰暗,主題愁苦沉重,全球影迷卻部部都買單;這樣輝煌的【作者論】(套用法國名導演楚浮的名言,【導演就是作者】)履歷,同世代大概只有義大利的費里尼足堪比擬。
柏格曼對自己在大螢幕的退場姿勢很滿意;1984年奧斯卡第三度頒發最佳外語片給柏格曼,而全球影評界一致讚譽認為是完美的告別演出。這是他1976年與瑞典國稅局為了逃稅翻臉,憤而定居德國慕尼黑,不再祖國拍攝影片後,首度握手言和,意義更是重大,藝術家終究無法與故土切斷血脈,否則那一長串北大荒人性天問的故事,又有何處可以探究其深刻脈絡呢?
過世於家鄉瑞典法羅島,享年八十九歲,一代大導演終究告別人間,六十二部電影作品更多的舞台劇,讓柏格曼足以在影史不朽;經過五段婚姻他也老了累了,在他桑於晚年,柏格曼是滿足且平安喜樂的,路德派牧師父親加諸給他的童年幻影終究被他驅魔驅除徹底乾淨了;有趣的是此時養老,他卻隨心所欲不踰矩,乾脆自我消遣,以去除讓他不自在的藝術界大師的光環。
在回憶錄他坦白自己的一生,不過是與政客一樣,擁有高明的騙術:「我覺得自己一直是個變戲法的魔術師…拍電影時就是運用別出心裁的儀器來矇騙觀眾,把他們帶上帶下,教他們發笑,或者害怕驚呼,或者感動落淚,這一切都教我覺得自己是騙徒,同時也是魔術師,我玩騙人的把戲,但也不過是個雜耍的藝人罷了,只是我用昂貴的儀器來騙人。」
而我們都是被騙得心甘情願的癡情影迷,一部又一部的蒐藏北國陰暗又迷人的宗教與愛情物語。
一切都要從那片廣袤的斯堪地拿維亞的北國談起。瑞典八百萬人口活在幾乎是台灣十二倍的土地,台北市與新北市合起來就這麼多人了,地廣人稀,春夏秋極短,嚴冬長達半年以上,這樣苦寒之地孕育的電影大師他的創作旨趣是什麼?
一種與氣候互相貼近的陰暗愁苦的主題;儘管還是有「夏夜微笑」、「芬妮與亞歷山大」這樣比較陽光的作品,但是整體回顧他的畢生六十二部作品,幾乎都是陰暗的、愁苦的,自省背棄的,哀嘆往事的,天問求解的;乃至於哀嘆「天道寧論」,近乎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人生觀與世界觀;許多人談起柏格曼固然津津樂道祈願博與深奧,但是很難不提到這位高額北歐文化薰陶下的大導演,他的作品九成以上並不可口好看。
儘管如此,柏格曼仍是大師,來自美國東岸紐約的大導演伍迪艾倫,談到柏格曼就直接坦承:「對於柏格曼的電影我是無恥的賊,我從他的電影大膽偷竊很多創意。」
伍迪艾倫快人快語豪不避諱自己以模仿向心目中的北歐大師致敬,例如第五十一屆奧斯卡讓裘拉汀佩姬又一次提名奧斯卡五十一屆影后的【我心深處】影評界就一致認定是模仿柏格曼到十成十的家庭倫理悲劇經典。
「愛」與「死」是柏格曼最愛探討的二大主題;迄今成為影史經典的【第七封印】(1957年)片中死神那把大鐮刀,幾乎成為當代象徵死神最直接的經典畫面;而故事中死神竟然與歸鄉屆臨死期的武士下棋,黑色幽默中讓觀眾體會到柏格曼的編劇用心。
從1956年的【夏夜微笑】開始,柏格曼開始在國際影展被看到,到了1960年的【處女之泉】與次年1961的【穿過黑暗的玻璃】連得到二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至此柏格曼的經典地位篤定,但是他的幽暗敘事長詩歌才開始。
1966年的【假面】再度引起國際影評界重視,但是此時他個人的「謬思」(藝術女神,此處引申為他片中激發他創作靈感的最佳女主角)卻換人了,從1957年「野草莓」時代就合作的英格麗裘林此時退出柏格曼團隊;另外一個女主角比比安德森還在,但是逼近1960年代後半,柏格曼看上了麗芙吳曼,開始重用這位他後來娶為妻子的女演員,當然麗芙吳曼只是他五段婚姻的一位前妻,八位子女中一位女兒是跟麗芙生的,當然這位前妻是所有配偶中知名度最高,也是在他的創作巔峰時光帶給他最大靈光的繆思女神,他們從1966年的《假面》開始,先後合作了十部作品,後來麗芙升格做導演,柏格曼也不時對她的劇本提供創作意見。
從《假面》開始,柏格曼就大膽運用了特寫鏡頭來表現麗芙的五官輪廓,她的藍眼睛、金頭髮,充滿知性與靈性的氣質,成為現代「焦慮」女性的象徵。
柏格曼的電影功力,並且讓麗芙吳曼一舉進入好萊塢的主流演員圈子,1976年以【面對面】提名奧斯卡影后,可惜那年輸給更強悍的【螢光幕後】扮演女強人的費唐娜薇;北歐美女從1930年到冷若冰霜的葛麗泰嘉寶,到奧斯卡最愛的英格麗葆曼,此時麗芙吳曼已經是第三代了,卻還是風采不減,1976年奧斯卡頒獎大典還讓她頒發影帝,得獎的是英國已經過世的彼得芬治,還是主演薛尼盧邁的主流好萊塢大片【螢光幕後】,北歐的藝術片在此只是襯托奧斯卡的多元與國際觀嗎?
與上述伍迪艾倫第五十一屆讓裘拉汀佩姬又一次提名奧斯卡影后的【我心深處】強棒對壘,同年柏格曼來上一部【秋光奏鳴曲】,把瑞典「二嫚」湊成母女;英格麗葆曼飾演麗芙吳曼的母親,母女都是鋼琴家,一輩子對立,至老母女兒不歡而散,人生暮年逢親人齟齬,誤會難解,悲涼莫過於此!
這是柏格曼最擅長的故事了,把人性推到最極致處,最血腥的【處女之泉】當年震驚全球就是呈現最邪惡最暴力的兇手屠刀下,無辜的處女葬身處竟然冒出汩汩的清新泉水,果真天地不仁嗎?還是在最高宗教的「愛」原則下,最邪惡的惡魔認罪伏法且懺悔受洗後,都可以獲得救贖?是這樣嗎?牧師家庭長大的大導演柏格曼是藉著這樣悲慘的故事本事來呈現基督教義的贖罪與天啟嗎?
顯然柏格曼想探討更深入的人性;他中後期電影的基本班底,麗芙吳曼是真實生活的妻子也是幾部重要代表作的片中女主角,【婚姻生活】幾乎是夫子自道,片中深度探討女性隱晦的感情世界,然後多年後柏格曼謝世,已經離婚稱不上「未亡人」的麗芙吳曼在【柏格曼的謬思情緣】紀錄片中大膽坦承,她演得逼真演技精湛頻頻提名得獎,是因為真實生活中,丈夫柏格曼其實就是逼瘋她?讓她心焦力瘁,誘導她假戲真做,讓她提心吊膽,片場不斷犯錯,在拍攝過程導演是絕對的暴君,她能如何?於是1976年以【面對面】提名奧斯卡影后後,1978年又演出叫好叫座的【秋光奏鳴曲】(雖然這次提名影后的是前輩英格麗葆曼),自認在世界電影王國好萊塢站穩腳步,麗芙於是再也受不了這個暴君,選擇離婚單飛。
單飛後的麗芙吳曼其實也走到瓶頸;濃重的北歐口音,可不像是默片時代的葛麗泰嘉寶那樣性感迷人,沒有前夫才子驚人深刻的電影劇本,麗芙吳曼特有的愁苦壓抑氣質,無法發揮癡迷祟人的神經質魅力(就像1961年蘇菲亞羅蘭演出【烽火母女淚】一舉奪下奧斯卡影后;先來好萊塢叩關的性感肉彈羅蘭,逢到要走演技派時候所挑的義大利文盲村婦類型的角色,只有本國的狄西嘉導演可以掌握)。
與麗芙吳曼離婚後的柏格曼,卻自此好像從女人的蛛網萬般感情線中走出來,回歸到瑞典童話般的【芬妮與亞歷山大】;全面有五十多個角色,上千件華麗的戲服,柏格曼回到他熟悉的劇場刻意經營華麗的告別演出(之後果然作品日少終究退休在瑞典小島終老) 柏格曼將故事主線回到他所熟悉的劇場、家庭、宗教跟死亡,電影不只是亞歷山大的童年,更融合了柏格曼自己幼年的記憶,他對父親的尊敬與恐懼,對宗教的質疑跟不信任。
片長達三小時的【芬妮與亞歷山大】,片中可愛的男主角也是可愛的小男生亞歷山大,在父親去世之後一直看到他的鬼魂、甚至與其交談,既可說是鬼魂(卻不是莎翁的【哈姆雷特】類型,那種喃喃自語優柔寡斷的丹麥王子遇到的鬼父王)也可說是幻想,柏格曼將人與上帝和鬼魂間的關係拉近,且豐富內涵充滿辯證,讓人對生命的思考更加深刻。
在柏格曼的回憶錄這樣描寫亡父:「他常為人主持喪葬等宗教儀式,生長在這樣的環境,我很早便感覺到魔鬼的存在,並且將其形象化,我小時候常玩的魔術燈籠就是這樣的產品…至今我都還能記得鐵盒子燒熱時所散發出來的那些怪味道。那些彩色的玻璃片上面畫有許多騎士、大狼等圖畫,大狼就是魔鬼,雖然頭上沒有長角,但有尾巴,也有血盆大口,看起來很真。」
所以大膽假設,他的六十二部電影至少三分之一是在為自己「驅魔」,這樣透過影片說故事大費周章的驅魔儀式,難得的是充滿藝術性而非自我陶醉,部部都能引起全球影迷的共鳴,說起來還真是功力深厚;八成以上的他的電影極度深奧,充滿內心戲,且背景晦澀陰暗,主題愁苦沉重,全球影迷卻部部都買單;這樣輝煌的【作者論】(套用法國名導演楚浮的名言,【導演就是作者】)履歷,同世代大概只有義大利的費里尼足堪比擬。
柏格曼對自己在大螢幕的退場姿勢很滿意;1984年奧斯卡第三度頒發最佳外語片給柏格曼,而全球影評界一致讚譽認為是完美的告別演出。這是他1976年與瑞典國稅局為了逃稅翻臉,憤而定居德國慕尼黑,不再祖國拍攝影片後,首度握手言和,意義更是重大,藝術家終究無法與故土切斷血脈,否則那一長串北大荒人性天問的故事,又有何處可以探究其深刻脈絡呢?
過世於家鄉瑞典法羅島,享年八十九歲,一代大導演終究告別人間,六十二部電影作品更多的舞台劇,讓柏格曼足以在影史不朽;經過五段婚姻他也老了累了,在他桑於晚年,柏格曼是滿足且平安喜樂的,路德派牧師父親加諸給他的童年幻影終究被他驅魔驅除徹底乾淨了;有趣的是此時養老,他卻隨心所欲不踰矩,乾脆自我消遣,以去除讓他不自在的藝術界大師的光環。
在回憶錄他坦白自己的一生,不過是與政客一樣,擁有高明的騙術:「我覺得自己一直是個變戲法的魔術師…拍電影時就是運用別出心裁的儀器來矇騙觀眾,把他們帶上帶下,教他們發笑,或者害怕驚呼,或者感動落淚,這一切都教我覺得自己是騙徒,同時也是魔術師,我玩騙人的把戲,但也不過是個雜耍的藝人罷了,只是我用昂貴的儀器來騙人。」
而我們都是被騙得心甘情願的癡情影迷,一部又一部的蒐藏北國陰暗又迷人的宗教與愛情物語。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