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會迎戰高齡社會

大都會迎戰高齡社會

二千五百多年前,至聖先師孔子定義的「耳順之年」:六十歲,是昔日華人社會對「銀髮族」的一個普遍定義,然而在此時此刻的台灣,大家突然恍然大悟,不過短短一、二十年之間,台灣社會好像舉目都是昔日定義的「銀髮族」。



只不過拜當代醫學科技、健康飲食與生活型態之賜予,我們的「銀髮族」不僅看來不老,也不一定有白髮,多數生氣勃勃,還能工作,但是台灣的經濟現實卻比較少能充分提供這些銀髮族適當的全職工作,不少人卻因為種種個人或是結構性因素,被迫離開職場。
因為任職信義房屋的幼弟被派遣到日本東京,為了照顧八十歲的老母,六十歲的黃韻華再度從宜蘭市移居回新北市中和區。弟弟家計負擔也重,黃韻華想自食其力,卻發現就業市場的年齡歧視很厲害,丟了好多履歷表始終無法找到工作,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基北宜花金馬分署銀髮人才資源中心(以下簡稱「銀髮人才資源中心」)的協助下,黃韻華在永和中正路的樂銀健康生活館找到店員工作,這是她在台北和宜蘭共做了三十多年的專業,讓她感激莫名。

五十七歲的趙聿堤是財務會計人員,自己創過業,開過市場調查公司,四十二年的民間職場歷練讓她見慣大風大浪,但是年過五十五再度應徵, 本以為憑藉著多年財會經驗,隨便找家小公司哪有什麼問題?誰知第一次應徵就遇到網拍公司,被年輕老闆隨便放鴿子,種種屈辱經驗讓她心寒。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銀髮人才中心為她找到六福客棧內的「心靈語堂」餐廳的財會工作,她的多年專業歷練,也讓老闆鍾世宏倚為左右手。

轉眼之間,台灣的社會突然多了很多五十歲以上的求職者。上述兩位資深上班族的故事並不罕見,只是很多人忽略了,這群再度就業的資深人士即將成為台灣就業市場的主力族群之一。

全球的已開發國家幾乎沒有例外,生活品質提高與國民壽命延長造成的少子高齡化問題,都日益嚴重。因為人口迅速老化,勞動力不足即將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嚴峻挑戰,近年來,隨便到一個自願或被迫退休專業人員聚會的場合,發現台灣真是越來越老了,二年後的2018年,就會進入高齡社會,此後加速前進,再7年,2025年,老年人口占比將達20%,成為超高齡社會的一員。
台灣的未來挑戰並不特別:2014年最新預測顯示,從2013年到2050年,全球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將在8.41億的基礎上再增加至少一倍,而有68個國家或地區將在2015年進入「老齡化社會」。
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就認為:台灣必須提出更積極有效的高齡者就業理念、政策、與方案,才能更有助於達到高齡者的經濟安全、健康促進、自我實現、代間傳承、社區融合等積極性的高齡者勞動目標。
在這樣的天時地利與人和的種種條件配合下,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銀髮人才資源中心2014年十月份掛牌的意義更加彰顯!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推動銀髮人力再運用,於103年成立銀髮人才資源中心,致力推動銀髮人力重返職場工作。北分署周丁安分署長表示,依據2014年我國中高齡(45-64歲以上)人口勞動參與率(如下表)檢視,平均勞參率為59.97%,較之2013年中高齡(45-64歲以上)平均勞參率58.63%,提高了1.34%,估計大約多了九萬中高齡者投身在勞動職場。
九萬人是一個亮眼的數字,這是好的開始,顯示國人已漸漸重視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且願意持續投入職場工作。
面對全球同步的人類從來沒有面對過的「老齡化社會」大衝擊,負責台灣的總體發展調控的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簡稱「國發會」),就警告國人:今(2016)年起,台灣已經是世界第二老的國家了。
但是台灣老得這麼快,但是台灣的中高齡與高齡的勞動參與率,比起亞洲其他主要競爭者看來,卻不夠理想。
 2014年世界主要國家勞動力參與率-按年齡分 單位:%
年齡別 台灣 韓國 日本 新加坡 美國 英國 德國
45-49歲 80.21 82.1 86.6 84.7 81.1 87.8 89.7
50-54歲 69.63 78.8 85.2 81.8 78.2 84.5 87.2
55-59歲 54.41 72.6 80.4 74.3 71.4 75.9 81.0
60-64歲 35.61 59.8 62.8 61.2 55.8 50.0 55.8
65歲以上 8.68 31.9 21.2 25.2 18.6 10.3 5.8
資料來源:依勞動部(2014)資料製作
從勞動部的這個表格對照,台灣的六十歲以上高齡者的勞參率一直與競爭者日本和韓國有大幅的差距,六十歲以上者幾乎是日韓的一半弱,六十五歲以上者更是只有三分之一。
台灣的高齡者其實即將成為社會的主流。推估2016年開始,台灣超過65歲的老年人口將超過14歲以下的幼年人口,真的是老人比小孩還多的「灰髮國度」了!不僅如此,若台灣不加緊生育, 2061年(也就是45年後)老化指數超過更將躍升至41%,意味著每5人中就有2位超過65歲年長者,可能成為全球最老國家。
目前老化趨勢比我們急迫的東鄰日本,問題非同小可:根據日本總務省2015年4月17日公布統計結果:2014年10月包括旅日外國人在內的日本總人口約為1億2708萬3000人,比前年減少0.17%,少了21萬5000人,且連續4年減少。其中有工作能力的15至64歲人口只有7758人,比前年減少116萬人。相對地,65歲以上的人口增加110萬2000人,達3300萬人,已是0至14歲的年少人口(1623萬3000人)的2倍以上。
在日本,老人目前就已經是年輕人的兩倍,曾幾何時,台灣也會迅速走到日本這樣富裕的困窘,與長壽的難題。台灣呢?依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我國人口零成長發生時點,最快於後年108年(低推估結果),最晚於115年(高推估結果),中推估則於110年發生。同時到民國150年台灣人口總數預計降為1,660萬人~1,930萬人,為103年之70%~82%。這些變數,都可能使台灣未來的經濟、社會、文化整體發展產生變化,並面臨勞動力供、需與勞動人口參與迫切的危機。
換言之,若是我國六十歲以上高齡者不提高勞動參與率,等於社會主流的人力資源沒有加入生產行列。這是何等的人力資源的暴殄天物!
2010~2014年是台灣人口紅利的巔峰,2014年以後,台灣數十多年來人口紅利優勢將會耗盡,然後進入到勞動力下滑的人口負債結構。2015年11月底統計台灣年齡中位數為39.82歲,推估至2060年年齡中位數將增長成57.4歲,即全國約有一半的人為57.4歲以上之中高齡者。
除了人力資源與國家發展所需的浪費層面外,實際上個別家戶的家計負擔,也不能不列入考慮。事實上從二戰結束台灣光復六十二以來,台灣的社會一直在快速工業化,這樣全面性的社會變遷帶來的對個別家戶的衝擊,反映在主要家計的負擔者的健康挑戰,使得台灣部分年長的家計負擔者的健康,無法於六十歲後再工作,這就是造成所謂的跨代扶養的問題。
從前的華人幾乎都有「養兒防老」的概念,台灣目前雖然有「國民年金」制度,實際上若不搭配個人服務公民營機構滿二十五年以上的「退休金」,來統籌規劃退休生活所需,可以肯定退休生活費是不夠用的,台灣社會因此普遍需要靠晚輩來奉養,這就構成了台灣社會很重要的「扶養比」。
以國家統計的扶養比來看,2012年的扶養比34.7%是歷年最低,之後開始持續攀升至2061年的總扶養比98.6%;社會福利負擔和退休制度將是台灣所面臨嚴重問題之一,影響層面幾乎是全台灣所有產業和每一位國人。
我們有何因應對策?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就指出,除了年金改革要更公平合理之外,只有鼓勵年長國民繼續工作,而大力發展五十歲以上的銀髮人力資源,更是迫在眉睫,因為這是迎接高齡化社會的此刻,每一個家戶被迫面對的經濟問題,最好的因應之道。
當時序推到2060年,台灣的年齡中位數將增長成57.4歲,而你身旁每二人就有一位五十八歲以上,每個人都一樣年長時候,個人身體健康允許的情況下,為了台灣的永續發展,更為了個人的經濟因素,逼近從前古人說的「花甲之年」才重回職場,就沒有那麼稀奇了。
那麼六十歲重回職場,適合從那些工作切入?研究顯示,由於高齡者的體力可能相對較弱,因此兼職工作或是有彈性的工作方式可能對於高齡者的就業會比較適合。即服務業比工業或製造業對於高齡就業者較為適合。所以服務業較發達的社會,對於高齡長者的工作機會就會相對較多。
在捷運松江南京站七號出口,資深飯店業者六福客棧內外包的「心靈語堂」輕食餐廳負責人鍾世宏就是銀髮族服務員的愛用者。這家主打「文化餐飲」,從陽明山上的林語堂故居的附設餐廳就吸引一定客群的資深業者,在銀髮人才資源中心的協助下,晉用了多位資深服務員與最重要的財會人員,這幾位同仁意外給予鍾世宏很大的驚喜:他們的生產力非常高!
文化餐飲,顧名思義,在餐飲生產的各個環節中,運用文化因素,發揮文化潛能,從而達到「文化」與「餐飲」的有機結合;這樣的餐廳,搭配年輕力壯的服務員不是不能,而是怕融合於舉手投足間的「文化」要素的底蘊不足;六十歲以上的祖母祖父級的服務員,反而最能優雅而專業地解說菜牌。在這樣特殊的職場,高齡反而變成優勢。
懂得善用銀髮族員工的企業主,其資深員工與企業文化,更是融合得水乳交融。同時教育程度愈高與健康狀況愈好的高齡長者,留在職場的時間也愈長。資料顯示,健康狀況對高齡就業者的影響在70 歲以上時更為突顯。而「自我實現」等非經濟因素,也將影響高齡者是否會留在職場。
定居台北市民生社區多年,從台北市南港區的里幹事退休,六十歲的陳喜謀雖然曾經任滿二十五年的基層公務員,2014年退休後仍積極找尋社區服務相關經驗的工作,他未雨綢繆,隨即就去考取了「集合住宅管理委員會總幹事」證照,本張證照即為「公寓大廈事務管理人員證照」,內政部營建署於1999年起規定須取得此證照才可執行公寓大廈管理維護事務,如進行大樓事務管理、遂行決議執行事務。陳喜謀雖然領了里幹事的退休月退俸,但是三名子女年滿二十因為在學等因素,仍未進入社會全職工作的沉重家計負擔,仍讓他再度投入職場。來自嘉南平原的農村,青少年就離開故鄉當了一輩子的社區服務工作,陳喜謀的新工作有新的挑戰,雖然老闆不再是政府,但是「集合住宅管理委員會總幹事」,做的幾乎都是他熟悉的工作,在復興北路的商辦大樓,他與住戶代表選出的管理委員會融合得水乳交融。大樓總幹事的新工作,陳喜謀勝任愉快,重點是正常下班,他還是可以天天「爸爸回家吃晚飯」。
類似黃韻華、趙聿堤、陳喜謀等三位六十歲左右的銀髮人才,因為銀髮人才中心的資訊和協助,「無縫接軌」回到主流職場,達到高齡者的經濟安全、健康促進、自我實現、代間傳承、社區融合等積極性的高齡者勞動目標。
其實台灣社會還有更多的黃韻華、趙聿堤、陳喜謀!

因此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特於民國103年10月2日成立銀髮人才資源中心,希望透過本中心的服務,讓銀髮人才發揮所長,提升其對社會的參與及自我價值感;並藉由世代間的經驗傳承,創造資源交流與互動,提供銀髮多元化的資訊及平台。
中心功能
本中心共有四項主要功能:
一、求職服務
1. 固定專人、預約制的客製化服務。
2. 就業推介及擬定就業行動計畫。
3. 職業訓練及技能檢定資訊提供。
4. 就業促進工具之運用。

二、求才服務
1. 一般及專案求才服務。
2. 各式現場徵才活動。
3. 雇主座談會。

三、諮詢服務
1. 深度諮商、職業心理測驗評量。
2. 職涯規劃與探索。
3. 個人及互助團體支持性課程。
4. 創業諮詢服務。

四、其他服務
1. 舉辦銀髮相關訓練及講座活動。
2. 提供空間給各單位辦理銀髮相關活動。
3. 提供公用電腦查詢就業及職訓資訊。
如果你的周遭就有這樣的銀髮人才朋友還沒有適當的工作,歡迎大家一起來推廣這個訊息。
在銀髮人才資源中心屆滿周年的此刻,讓我們一起來迎接高齡化社會的來臨!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近二、三十年社會運動年表

三姊妹都是小說大師

卑南溪:敻虹經典